焦點
-
iPhone轉Android?Samsung Galaxy S10+動手玩
哈囉大家好,我是PCDIY!編輯JC,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iPhone轉Android」這件事,小編自已已經用iPhone用了將近8年了,從一開始的iPhone 5s、iPhone 6s、iPhone 8再到現役中的iPhone XR,再加上前陣子買了新的MacBook Pro作為工作機,有些東西用的很習慣,也讚嘆蘋果對於使用者的體驗感受,不過當然也是有一些點讓人覺得疲乏的。 說到底,小編自認自己不算是個「完全果粉」,第一隻智慧手機其實是當年的台灣之光HTC所推出的HTC Sensation,雖然當時認為足夠使用,不過在第一次見識到iPhone的流暢度後,就因此入了這個坑,但小編一直在尋找脫離的可能。三星今年上半年的旗艦機Galaxy S10和Galaxy S10+雙機或許給了這個可能。 說起Galaxy S10/S10+雙機,小編這次收到的是S10+,是除了S10雙機和平價版的S10e外,最高階的版本。顏色則是絢光白版本,顏色上另有絢光黑、和絢光綠版本,同時還有釉光白/黑兩種,不過這兩種就只限於8GB/512GB或12GB/1TB的機型了。 先從外觀上來看,S10+正面維持三星Galaxy系列的優雅設計,螢幕正面採用6.4吋FHD+解析度(2280x1080),面板是使用三星獨霸手機市場的自家Dynamic AMOLED面板,黑白顏色對比表現非常好,這點小編自己很有感。 要先說的是,小編不是沒有看過OLED面板,雖然說蘋果針對iPhone X以前的LCD面板色彩調校十分優秀,許多人甚至稱之為LCD面板中的色彩權威,不過當小編把最新的iPhone XR(採LCD面板,解析度1792x828)相比,後者還是遜色許多。 除此之外,S10+的螢幕還獲得HDR10+認證,動態色調表現更加優秀,同時,螢幕的最大量度三星官方是說可以達到1215 nits的亮度,iPhone XR的亮度據國外媒體測試是指可達到700 nits左右的表現,其實已經不錯,可是在室外大太陽直接使用下,iPhone XR的亮度在最大亮度的情況下才可看見螢幕內容,但S10+大約只需要2/3的亮度就可以有清楚的視覺呈現,這是小編覺得滿驚豔的一點。 這次S10系列機種最劃時代的就是不再像他牌Android手機一樣採用正面瀏海的設計(蘋果...),而是採用自家獨家率先使用的「O極限全螢幕」,S10和S10e正面都是採用單鏡頭打孔O螢幕設計,S10+則是雙打孔,正面前置了兩顆鏡頭,關於攝影鏡頭拍照的表現方面,我們後面再來聊聊,這邊先說視覺上給人的感覺。 其實小編一開始也覺得正面打孔設計「甘ㄋㄚ怪拐~」,不過就和第一次拿到瀏海機iPhone一樣,其實用久了之後就習慣了,而且打孔機正面影響視覺的程度是比iPhone少很多的喔!這裡小編也可以教一個小小的技巧,如果是要用來看影片或是玩遊戲的話,可以把雙打孔鏡頭的位置旋轉到右手下方,這樣不管是遊戲還是影片,在視覺上的影響會更小、更有全螢幕的感覺。 促成S10系列手機能達到全螢幕功臣除了打孔鏡頭以外,另一個就是螢幕下的超聲波指紋辨識技術,該技術隨著時間不斷的演進,當然相較於實體的指紋辨識,在速度和準確度上還是有加強空間,但已經可說是非常準確且穩定了。 以小編自己的體驗來說,S10+的螢幕指紋辨識成功率大概近80~90%,也就是十次裡面大概只有一兩次會失誤,辨識速度大概在半秒到1秒左右,不過大部份時候因為Android支援小米手環的Smark Lock功能,因此多數時候是處於隨時開啟的狀態,所以相對來說使用時數比較不長。 關於螢幕指紋辨識這點,小編個人還是比較期待未來能有真正的全螢幕指紋辨識,目前Android手機出現的螢幕指紋辨識還是需要使用者將手指放在對應的辨識區塊才能正確辨識的。 再來說說S10+的曲面設計,關於這個....小編就真的得說見仁見智了,雖然說曲面延伸的畫面效果確實在畫面上(尤其觀看影片)時帶來不錯的視覺效果,但放置於平面觀賞影片或是遊玩遊戲時,總是會在上下曲面延伸的部份看到環境光的反射光,看起來其實有些礙眼。另外,曲面設計也會時不時的誤觸部分功能或是在單手使用時誤壓導致手機無法正確辨認主要指令(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鍵盤上防鬼功能的概念),有些時候滿惱人der... (若有加裝外殼或保護框等,會改善不少反射或誤按的情況) 現在人買手機除了外觀好看、功能實用以外,照相功能也是一大考量之一,S10+總共有5顆鏡頭,前鏡頭兩顆、後鏡頭三顆,五鏡頭下提供多種拍攝模式加上鏡頭角度,對於攝影師來說可以提供更多樣的拍攝選擇。 這裡小編先簡單快速講一下S10+的鏡頭規格。雙前鏡頭是由一顆1000萬畫素的自拍鏡頭和一顆800萬畫素RGB景深鏡頭組成;後置主鏡頭則是由1600萬畫素高廣角鏡、1200萬畫素廣角鏡以及1200萬畫素遠距鏡頭所組成,並且再搭配主鏡頭的F1.5/F2.4雙光圈配置(另一鏡頭為F2.2光圈),讓白天或是夜拍的效果都不錯。接下來就實際放上幾張隨手利用S10+拍攝的照片給大家看看囉!以下圖片僅縮放調整,並未作任何調色後製。 接下來小編也拿iPhone XR和S10+最對比,讓大家快速比較兩者的差別。從兩者的表現上來看可以明顯看出兩隻手機在拍照的細節表現上都不錯,不過iPhone XR的色調偏暖、S10+則是偏冷。其實整體來說這也一直是兩種系列手機的拍照特色,各自有各自的支持攝影師喜歡。 照相功能有各式廣角鏡和遠距鏡頭的輔助,在錄影功能的部分則是最高可以錄製UHD 4K@60fps的影片,並且提供HD@960fps、FHD@240fps的超慢動作攝影,並且還支援HDR10+技術攝影,雖然僅限於主相機錄製,但就技術層面來說已經非常不錯。 硬體規格的部分這裡就不另外細談了,畢竟Galaxy S系列嘛!都嘛是給到當年Android旗艦機的最高規格,像是處理器搭載Samsung Exynos 9820八核心處理器,繪圖晶片為Mali-G76 MP12,記憶體部分搭載8GB、儲存空間為128GB。電池容量為4100 mAh,軟體為Android 9。手機四周連接埠部分,上方是SIM卡插槽,支援雙SIM卡;下方則是USB-C連接埠和三星自始至終都有提供的3.5mm耳機孔(揪甘心~);左側除了音量調整鍵以外,另有Bixby鍵,除了可以直接在任何時候開啟Bixby功能外,也可以自訂成其他功能(需可開啟Bixby);右側部分則是電源開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小編收到的版本使用的是三星自家的Exynos 9820八核心處理器,繪圖晶片為Mali-G76 MP12,和大家聽到採用Snapdragon 855處理器的版本不同,因此,在測試分數上也會有些差距喔!接下來就直接看看效能表現吧! 所以說說到底,S10+到底能不能取代iPhone呢?以小編自己來說,其實我對於Android一向抱持著非常樂觀的角度,我認為它總有一天是可以追上iOS的。 先說流暢度好了,小編當初最一開始之所以會跌入iPhone的世界其實就是因為流暢度,HTC Sensation雖然是當年剛推出時的機皇(當時和其並駕齊驅的就是Galaxy S2),其Android版本剛推出時為Android 2.3,後來支援到Android 4.0左右(小編後來有刷機),在當時還在機海戰術下的HTC來說,Sensation後來成為孤兒。 Android在我轉到iOS陣營之後,就被我定義為「不流暢」,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它極具客製化的功能,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桌布能夠不被一大堆App圖示擋住就很棒了(不像iOS...),再加上能夠自由的安裝各種檔案或App、或是刷機Root等等(這兩件事有好有壞),使得我一直很希望有機會可回到Android的懷抱。 Google在Android 8.0版本後,開始認真強調流暢度的設計,再加上當時的手機在搭載高通旗艦處理器Snapdragon 845以後,其實已經能夠在一般的使用情況下帶來非常不錯的流暢度,但就是偶爾偶爾~在開關或切換App時會有些許的卡頓,或是畫面幀數/轉場動畫不流暢的可能,就連搭載最新Android 9.0的S10+可能十次裡面也會有一次出現這樣的狀況,這點就讓iOS贏過了Android。 不過小編還是要說,S10+優秀的螢幕呈現、Android陣營中優秀的流暢度加上Android系統本身的自由度,還是讓小編認為如果不是重度蘋果使用者的話,是能給Android一次機會的優秀墊腳石。
-
「十銓 T-FORCE T1 DDR4-2666 16GB」實測開箱,專為入門玩家打造優質記憶體模組!
T-FORCE為TEAMGROUP(十銓科技)旗下電競品牌,其產品線包括記憶體、固態硬碟、電競組合包、電競週邊等,這次發表的T1電競記憶體,主要目標客群鎖定預算較低的入門玩家,利用獨家專利彩色印刷及特殊油墨處理,呈現出如賽車彩貼風格的特色,並採用自家高品質嚴選顆粒,通過多關嚴峻測試挑選,再經過完整相容性與可靠度的測試,提供穩定耐用而卓越的效能,並且同時相容Intel和AMD兩大平台,讓玩家能夠輕鬆升級電腦。 這次要介紹的T1電競記憶體是電競品牌T-FORCE旗下的DDR4桌上型記憶體,採紅黑配色透明吊卡包裝,讓玩家在挑選時能夠一目瞭然,本次要看的是16GB (8GBx2)雙包裝,採單面模組(Single Rank),不同於一般記憶體多為綠色的PCB板印刷,這次TEAMGROUP採用獨家專利彩色印刷及特殊油墨處理,表現出如賽車彩貼風格般搶眼的視覺設計,搭上較為搶眼的紅黑配色,大幅提升整體的裝機個性化風格。 另外為了相容Intel和AMD兩大平台主機板,這款記憶體經過多項測試,並堅持採用自家顆粒,更支援Intel XMP2.0一鍵超頻功能,提供穩定耐用而卓越的效能,讓玩家能放心裝機使用! 照慣例看完外觀之後,來看一下上機測試的數據吧!從CPU-Z的SPD與Memory頁面可以看到,預設頻率為DDR4-2400,顆粒供應商則是SK Hynix,預寫入的CL值為16,另也提供1組的預設XMP 2.0設定值,時脈為2666,CL值為18,所以對應Intel與AMD模式,都可以透過開啟XMP來達成相容性最佳化。2666的時序18-18-18-43、工作電壓1.20V。 Motherboard:ASRock Z390 Extreme 4 CPU:Intel Core i9-9900K VGA: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torage:Intel 905P SSD 480GB Power Supply:T.T Toughpower XT Platium 1275W OS: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Build 1809 再看一下AIDA64的測試數據,在DDR4-2666運作情況下,讀寫數據分別為38776、38107 MB/s,Latency為53.3 ns。 再來看到PassMark Performance Test,在預設DDR4-2666運作下,成績也是相當優越,總分得到7842分,記憶體單項更得到3322分,表示這款記憶體有一定的水準。 最後透過HWBOT Maxx MEM進行簡單測試,預設數據為2666時,讀寫數據分別為23972、33527MB/s,成績相當厲害! 這次TEAM GROUP(十銓科技)為入門玩家打造的T1電競記憶體,雖然沒有像同品牌的XCALIBUR(王者之劍)一樣,搭配RGB燈光裝飾,但利用獨家專利彩色印刷,展現出如賽車彩貼風格的特色依舊相當搶眼,並採用自家特挑顆粒,堅持給玩家最好的效能。 廠商名稱:Teamgroup十銓科技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821-688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高效、靜音、逆轉除塵, Enermax推出 Revolution D.F. 650W金靜冰核電源供應器
電源供應器是電腦唯一的重要動力來源,電源可不可靠,勢必會影響到電腦是否能夠穩定運行,相信各位玩家們都了解其重要性!這次小編要介紹的是Enermax (安耐美)近期發表的一款新式電源供應器:Revolution D.F. 650W (金靜冰核),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全模組電源供應器,採用全日系電容以及四組12V供電迴路以確保系統運行時的耐用度跟相容性。 不同於安耐美以往的設計,除了採用自家的專利磁力氣旋軸承風扇,以提供高效散熱能力之外,更強調智能氣流控制設計,在電腦系統未達到70%負載的情況下,電源內部風扇將降低運行速度為靜音效果加分,以及獨家專利逆轉彈塵技術,玩家可以利用電源後方的彈塵開關,在運作當中立刻啟動清潔風扇功能,相當推薦最近想組電腦的朋友入手。 首先外箱上看的到兩個大字D.F.是Dust Free的縮寫,代表著這個產品的核心重點之一,獨家專利逆轉彈塵技術,再搭配自家磁力氣旋軸承14公分風扇,以及智能氣流控制,能夠有效減少灰塵累積,進一步延長風扇和電源的壽命! 再來是供電的穩定度,Enermax這次採用業界公認最耐用的全日系電容,搭配四組12V供電迴路,零負載穩壓和多項安全保護措施,提供玩家一個安全、穩定的電力來源。 電腦在運作時,勢必會產生廢熱,就會需要風扇散熱,想當然會把空氣中的灰塵帶進電腦裡頭,而Enermax Revolution D.F.與一般電源供應器不同的特點,正是採用逆轉除塵技術,在電源啟動後的10秒中,內部搭載的磁力氣旋軸承14公分散熱風扇會逆向轉動,將累積在風扇上方的灰塵以及電源內部的灰塵隨著氣流帶出,10秒後風扇將恢復正常轉向。 這個設計可以有效降低風扇和電源的灰塵累積,對電源的穩定運作有一定的幫助。另外這款電源供應器還貼心設計了獨立逆轉除塵按鈕,當電腦運作時,可以隨時按下即啟動自我清潔機制 Enermax這次推出的Revolution D.F. 是一款主打高效能、靜音散熱、逆轉除塵延長壽命的高品質全模組電源,採用四組12V供電迴路,搭配全日系電容,穩定性表現相當優異,再多虧智能氣流控制設計,運作中的噪音控制和散熱能夠取得黃金比例,最後搭上逆轉除塵技術,延長風扇及電源本體的使用壽命,加上完整電路保護及五年保固等特色,絕對會是一款值得推薦給玩家們的產品! 廠商名稱: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01-989 廠商官網: 建議售價:650W: 2,990元;750W: 3,490元;850W: 3,990元
-
AMD好評加碼活動再延長,Ryzen 3 2200G入門級首選、C/P值大勝9100F
過完Computex 2019大展,相信許多玩家都相當期待更多的新品可以上市,特別是這次在會場中蘇媽展示了新一代的Ryzen處理器,應該十分吸引大家的目光聚焦,而且在前幾天的E3展前研討會與E3正式開展也釋放了更多的消息(包括即將登場的Radeon RX 5700XT顯示卡),預計將於7/7發布開賣對許多玩家來說,應該已經是萬分期待的狀態了,那現階段如果有需求該怎麼辦呢?忍耐等待、還是先買先用比較快? 從上月底到目前的市場狀況,SSD以及DDR4記憶體的部分仍是緩步下滑,先前799元可以買120GB SSD變成了可以買240GB、甚至960GB(1TB)版本的報價也不過2,499元,連M.2 PCIe規格的1TB版本也只要3,250元就可入手(Intel 660P),趕快升級到1TB容量免得Steam促銷的時候想買遊戲卻沒空間可以安裝的窘境發生;記憶體方面也是呈現緩跌狀態,金士頓、威剛、UMAX等廠商的一般DDR4-2666 8GB版本也都落在1,000元上下,近期活躍的KLEVV(科賦)直接殺到900元,按照現有已知的消息指出,恐怕到第三季都還會是下滑趨勢,想入手一次插滿4 DIMM插槽達成8x4=32GB或16x4=64GB的玩家應該是不錯的時間點了。 對比去年跟前年的SSD與記憶體價格大概都已經呈現腰斬情況,省下來的預算可以替玩家補貼一下顯示卡的售價,不然新的顯示卡一直出、價格也不斷飆高,省點預算可以買高一階版本也不錯。 原本AMD 50周年的送2款遊戲活動是到6/8就截止了,上個月另外開跑的是同步放送的加碼大禮包活動到6月底,但現在送遊戲的活動也延長活動時間囉,一樣延長到6月底(兌換截止至7/30),價值超過4,000元的「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黃金版」及「末日之戰Z」只要上官網登錄就能獲得,想要加入真香陣營的朋友可得把握機會。(買Intel可就沒送囉~) 這陣子的市場現狀除了前面提到的SSD與記憶體仍持續降價之外,處理器市場也是有些波動,Intel陣營力推無內顯的F版本可以說已經涵蓋了整個Core i系列,入門款的i3-9100F在價格上也落在了3,000元出頭,反而前代i3-8100的賣價還要4,200元(平輸版),啥時候i3-8100的UHD630內顯核心這麼值錢了? 根據原價屋的報價來看,從剛開始發布開賣到目前為止,清一色的F版本都在逐步調降價格,除了要讓玩家習慣沒內顯這件事情之外、或許也是在為後續將推出的Xe顯示卡做熱身,不過,對於中高階玩家來說,挑一張給力的顯示卡是必要的,想玩3A級遊戲大作也少不了中高階顯示卡的協助,不想花太多預算的可以選AMD Radeon RX570/580或是NVIDIA GTX1060,預算充足一點的當然可以往更高階選購。 而不讓對手專美於前,AMD也連續的祭出促銷,這陣子的50周年活動也是一波接一波,而且在價格上也放軟許多,讓原本就已經相當超值的選擇顯得更加親民,光是針對玩家最普遍入手的Ryzen 5 2400G與Ryzen 5 2600這兩款處理器,可以看到直接調降500元,售價分別降為4,490元及5,490元,甚至就連Ryzen 3 2200G也調降至3,190元,對於想邁入信仰第一步的玩家應該門檻降低不少;事實上如果對照一下Intel同級的報價就不難看出差異性,更具價格優勢的Ryzen 2代產品線,對於在選購的成本考量上絕對是一大重點,當然效能也是不遑多讓。 (光比較Ryzen 5 2600X跟Core i5-9600KF就好,價差就1,210元了…,2700X跟9700KF差更大,直接就是有沒有DDR4 8GBx2=16GB的差別了) 雖然說AMD剛發布了Ryzen 3代產品線,但是對於不需要太強大顯示繪圖功能的朋友來說,入門款版本想要挑個基本功能都具備、價格也能接受、整體預算不會太高的電腦,或許目前的Ryzen 3 2200G是個好選擇,這個等級對上Intel的版本大概有2款可以對比:i3-8100、i3-9100F,前者有內顯、後者則無,也就是說,如果想要選擇較新的i3-9100F的話,那很抱歉、要多買一張顯示卡,買片舊規格的GT710/730嗎?謝謝、1,000~2,000元大洋,新一點的GT1030(其實也不新了)更是要花上2,500元以上,若是以現有的i3-9100F價位來看,差不多接近買一顆再砸一顆的狀況,也就是你得付出雙倍成本才能擁有入門級處理器效能+入門級顯示卡效能,真的這樣買下去大概會被笑死吧!(錢太多) 換成前代的i3-8100呢?這顆有內顯,是的,價格要賣4,200元,效能則是老黃曆的UHD630,不嫌棄的可以加減用,想要更強功能的就別想太多,乖乖掏錢去買張RX570或GTX1060以上等級吧!相比之下Ryzen 3 2200G就顯得極有價值,比時脈、核心數、製程工藝、功耗,其實與i3-8100、9100F無甚差異,但是2200G擁有AMD Vega 8顯示核心、比9100F+GT1030效能表現還要好上一些、當然也比8100的UHD630內顯效能要高上一大截,Memory更支援至DDR4-2933,目前報價才3,190元,該怎麼挑還用說嗎? 效能比較的部分可以參考早先站上曾經測試的諸多比較文章,雖然說i3-9100F比前代i3-8100多了Intel Turbo Boost技術可加速至4.2GHz,但少了入門級內顯就是硬傷,只要選了i3-9100F就是得要額外多花一筆預算添購顯示卡,還不如加個1,000元買前代的i3-8100還比較好用,以Ryzen 3 2200G所具備的效能特色來說,PCMark 10的成績就有4,000多分,與i3-9100F boost 4.2GHz再加上GT1030的表現差不多,3DMark Fire Strike也能有近3,000分的實力,算是入門級中的高效表現了。 想要聰明選購又不傷荷包,目前入門款的最佳選擇當然非Ryzen 3 2200G莫屬,如果預算稍多一些,那高一階的Ryzen 5 2400G也是極為推薦納入選項的一款,僅比i3-8100的4,200元售價多出290元,但是效能可是大幅提升一大截,290元的價差可超值了,趁著Ryzen 3代還沒開賣,現在AMD的好康活動正在舉辦中,有需要的朋友可得下手快一些,畢竟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等新的不如選擇合用的較實在。
-
微方形RGB燈框、怎麼裝都好看!Enermax SquA RGB風扇開箱介紹
還記得小編上次介紹過了Enermax的水冷,相信肯定有玩家對那格外吸睛的風扇燈效特別感興趣,想要升級風扇的朋友有機會囉! 這次Enermax推出SquA RGB(星彩蝠)12公分風扇,這款風扇有分單顆包、三顆包,其中三顆裡頭還附贈了獨立控制器,內建10組燈光效果,且可調整亮度與運行速度,一樣支援各大主機板燈效同步功能,風扇前方採用獨特微方形外光圈扇框設計,後方扇框則有開孔呈現出典雅的鑽石燈型,正裝反裝都好看! 這次介紹的Enermax SquA RGB(星彩蝠)是一款時下最流行的可定址RGB系統風扇,風扇外盒上放著一張風扇本體發光圖,放在架上相當吸引目光,拿起並轉過來看背面,可以看到上面詳細記載了各項產品特色及規格,如獨特微方形外光圈扇框設計,支援ARGB燈效同步及可自訂1680萬色,搭載ENERMAX LED LIGHTING均光技術,後方扇框典雅的鑽石燈型,不須任何軟體或轉接器,隨插即有彩虹燈光效果,最低轉速為300RPM,運轉聲音超安靜,特殊扇葉提升刮風面積增加40%進風量,再搭配扇框上的空氣導角,以及背面渦流式框架,使風流的走向更為順暢集中,提供優異的散熱效果。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下裡頭有什麼玩意兒吧!首先是風扇本體,採用獨特微方形外光圈風扇邊框,大小為12公分,轉速為300~1500RPM,最大噪音為12~23dBA,再加上風扇螺絲孔周圍皆有貼上吸震膠墊,可防止機殼共振噪音,達到靜音效果;特別扇葉設計提升刮風面積,因此能增加40%風量,加上正面的空氣導角,以及背面的渦流式框架設計,使得風道能夠更集中,讓風扇直裝橫裝都好看,又能兼顧優良散熱效能。 雖然是一顆小小的風扇,內部配件也相當豐富,有附上了兩種固定螺絲、風扇4PIN轉大4PIN電源線、ARGB一分二連接線、技嘉燈效同步轉接線等,多種裝法可供玩家選擇! 在星彩蝠三顆包裡,Enermax很貼心的附贈了一組獨立燈效控制器,讓玩家不必擔心主機板是否有支援ARGB,都能擁有令人目不轉睛的華麗燈光效果! Enermax這次推出的新品SquA RGB 12公分風扇,不僅在RGB燈效上花費不少心思,更堅持要帶給玩家既安靜又優越的散熱效能,是個值得推薦的好東西,如果你正想找一款視覺效果與散熱效能兼具的風扇套件的話,那就心動不如趕快行動吧! 廠商名稱: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01-989 廠商官網: 建議售價:單顆包:690元、三顆包:1,990元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E3 2019】 聯想Legion展出全系列電競周邊,筆電、桌機、螢幕、鍵鼠、耳機樣樣來,ThinkStation也有展出 (Intel攤位其實也在此)
在這次E3 1029展覽中,Lenovo (聯想)的電競品牌 Legion,也在現場設立攤位,展示自家全系列Legion的電競商品,包括筆電、桌機、螢幕、鍵盤、滑鼠、耳機等等,都全部上陣。當然針對商業應用的ThinkStation也拿來做展示,以吸引遊戲內容產業人士們的青睞。 由於都是展示出以Intel為主的平台,因此Lenovo的攤位上也有標示Intel的Logo。事實上,從E3官方App中的參展廠商列表中,可以看到Intel是與Lenovo共攤展展出。不過,從這個攤位展出內容來看,其實都是Lenovo的產品而已,至於Intel的產品,大概是放在主機內部的CPU了! 好吧!先別管Intel了,您聽過Legion嗎?這裡說的可不是Ubisoft即將推出的Watch Dogs Legion (看門狗:自由軍團)遊戲,而是Lenovo的電競品牌Legion哦!(也許聯想可以考慮到時辦個「買Legion電競電腦送Legion遊戲的活動」喔! XD) 以下就來看看Lenovo Legion的產品吧! 從Lenovo的Legion攤位可以看到其電競產品非常齊全,且主題色也選擇藍色,跟Intel的藍很麻吉!也許是這樣才與Intel共攤展出。 由於攤位主要招牌是Legion,現場看不到任何Intel主導的展出內容,因此可以得知該攤位應該是Lenovo主辦,並掛Intel Logo,然後可以取得Intel的行銷贊助!相較於AMD是真的有在E3 Coliseum舉辦各式活動相比,看來Intel真的很愛刷存在感!XD 不過話說回來,當今以Intel + NVIDIA為組合的電競PC還是最大宗,AMD平台的電競PC根本無法在E3看到 (除了Smach Z之外),這也就是AMD近年來頻頻與遊戲廠商建立生態圈,同時在E3 2019推出最新7nm的CPU+GPU平台,以尋求各大電腦廠商們,推出AMD平台的超強電競PC,以讓未來E3展裡面的遊戲主機,全面Radeon Everywhere化! 因此,也許到E3 2020時,由於AMD的7nm實在太強,不少遊戲廠商也掛名AMD之後,屆時會有一些電腦大廠推出AMD的7nm+PCIe 4.0電競電腦,讓3A遊戲搭配3A平台的電腦,玩起遊戲更過癮。 但是,也有可能Intel會決定在E3 2020時自己設攤,別讓AMD搶走鋒頭,因為那時候Intel已經有自己的Xe獨立顯示卡了,準備讓玩家們Join the Odyssey! 看來,未來E3展將會更精彩了!
-
【E3 2019】Capcom『魔物獵人 世界』巨大化冰龍霸氣現身、卡普空周邊商品滿載
Capcom今年E3上最主要的遊戲當然就是『魔物獵人 世界』「Iceborne」資料片,該資料片即將在9月份推出,現場除了推出試玩區讓玩家遊玩以外,也直接展出遊戲中的巨大化冰龍帥氣現身!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GGBhZvQOc 官方的E3宣傳片。
-
【E3 2019】Square Enix強勢!『復仇者聯盟』、『Final Fantasy VIII重製版』齁住全場!
Square Enix不得不說今年的E3展可說是大放異彩,超多新遊戲推出,主要的重頭戲是在展前最新消息,和Marvel漫威合作、Square Enix官方授權『復仇者聯盟』遊戲將會在2020年上市,引起Square Enix和Marvel粉絲、遊戲迷爭相朝聖! 另一方面,本家的『Final Fantasy VIII』重製版、現場還有異軍突起的『Shadowbringer』也是這次的重頭戲之一。 因應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才剛上映不久,緊接著Square Enix又突然在E3前夕無預警宣布將推出Marvel官方授權設計的『復仇者聯盟』遊戲,引起遊戲圈粉絲們的一陣歡聲雷動!當然,在會場中也因此造成大批粉絲人龍,爭相想要試玩遊戲,人數實在太多,小編實在擠不進去R~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BojdBAjXU Square Enix於E3中推出的『復仇者聯盟』官方宣傳片。 Square Enix在E3展前發表會上宣布經典角色扮演遊戲《Final Fantasy VIII》將推重製版時,台下的粉絲們沸騰惹~ 《Final Fantasy VIII》是1999年2月在 PlayStation 推出的第8代系列作品,全球累計銷售超過800萬套。隨著該遊戲到今年歡慶20週年,Square Enix也推出重製版,屆時將會在PC、Xbox One、PS4、Switch平台上推出,預定今年內上市。
-
【E3 2019】 Smach Z展出以AMD嵌入式處理器設計之電競掌機,可玩絕大多數PC遊戲
先前有不少廠商推出UMPC,強調超小體積,甚至可以當成掌上型(Handheld)電腦使用,只是這些電腦,大多只能用來上上網、看看影片,無法執行當今最紅的3D遊戲! 如今,這個現象已經被打破了!Smach Z是一款x86的Handheld PC,搭配整合式的控制器,可以讓玩家們玩各種PC遊戲,由於內建控制器的按鈕都可以客製化,加上螢幕也是觸控式的,因此不管是ACG、RPG、RTS、MOBA…類的各式遊戲,都可以在Smach Z上面玩,只要不是太操的遊戲就可以了! 當然要拿Smach Z來當一般Windows 10掌上型電腦來上網、看影片,還是做文書(疑?),理論上都是可以的!因為這台內建的是AMD的Ryzen Embedded V1605B嵌入式處理器,該處理器是4C/8T的架構,最高時脈達2.0GHz,內建的GPU為Radeon Vega 8,加上最高可以擴充到16GB的DDR4-2400 DRAM,以及256GB的SSD,搭配6吋可觸控式螢幕,1920x1080解析度,並可選擇有5Mpixel相機的機種,來當作視訊會議使用。 看來AMD的Radeon Everywhere可以因為Smach Z的推出,再增加一個Handheld PC的領域了! 以下就來看看Smach Z吧! 為讓玩家們試玩這種全新的掌機,Smach在E3 2019現場舉辦玩遊戲送掌機的活動,在現場玩遊戲賺積分,只要分數在前10名內,就有機會抽獎! 整體而言,Smach Z可說是第一台使用x86處理器所設計的掌機,可安裝他們自家的Smach OS或是Windows 10,來玩x86的遊戲,目前建議售價依配備等級,從699美元到1099美元都有!目前預購中,預計2019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
【E3 2019】復古風來襲!大量復古街機重現、迷你機台現場帶回家
E3 2019目前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這次除了有各家廠商推出的眾多強檔大作以外,在現場另外一個吸引小編矚目的一點是:好多復古街機喔! 如果你跟小編不一樣,不是台灣七、八年級生的玩家的話,可能會對於「街機」這兩個字非常陌生,畢竟這類機台現在必須要到專門的電動遊樂場才有機會到,其他地區尤其都市區域目前要在街道上找到這類機台已經難上加難。 不過令許多高年級生感到揪甘心的一點是,E3 2019現場中出現眾多復古街機的機台,讓玩家們可以在現場直接無限打到爽!不管是『快打旋風』、『小蜜蜂』、還是『小精靈』等曾經風靡一時的街機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他們的蹤跡,這也讓蒞臨現場的高年級玩家一坐下來就是三四十分鐘,樂此不疲,彷彿回到小時候一般~ Nintendo Switch的出現,帶動掌上型遊戲主機的再流行,以往一般玩家人手一手機用來玩遊戲的現象,在現今已經不是絕對,Switch的出現改變玩家的遊戲喜好,能夠將喜歡的遊戲隨身帶著走四處遊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好吧...聽起來有點宅ㄏㄏ),尤其是有越來越多遊戲和Switch結合後,推出移植版本的遊戲,例如最新新聞是『巫師3 狂獵』這款玩家有口皆碑的RPG遊戲也要在Siwthc上推出,可見其趨勢。 有鑑於此,這次E3展上,除了前面提到的多種復古大型機台出現在現場以外,街機廠商們還結合Switch的掌機趨勢,推出口袋型或辦公桌型的迷你街機機台,雖然玩的可能都是你我都不熟悉的復古簡單遊戲,但對於高年級玩家們來說可是一大福音啊! 最後,E3現場還有許多復古風格的周邊產品,同時還有免費讓玩家遊玩的釣娃娃機,有機會可以將迷你街機帶回家!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